历史这么悠久的前辈我就不说了。先从笔者接触足球的经历(1986年以后)说起。
本文讲的是徐根宝教练,很有想法,想做点什么。
1989年国足世界杯预选赛,遭遇两次“黑色三分钟”未能出线; 1990年北京亚运会,男足在四分之一决赛中0:1不敌泰国队。这是他们近年来第一次输给对手。可谓“阴沟翻船”。这也导致了现在看来绝对是功勋教练的高丰文的辞职,并带领球队成功闯入奥运会。
1990年底,徐根宝当选为国足和奥运会主教练。他出生于1944年,今年46岁。
1、国足出身,深耕国内足球多年。
事实上,徐根宝也有“科学”背景。他出生于上海。 1966年至1975年入选中国国家队,并一度担任场上队长。
1976年至1978年担任北京业余体校足球队教练,高洪波是他当时的弟子。 1978年至1979年担任山西省足球队主教练,1980年至1981年担任火车头足球队主教练,1982年担任云南省足球队主教练。
1983年,他进入国足教练组,担任曾学林的助手。 1984年至1986年就读于北京体育学院。 1987年至1990年担任国家二队主教练,获得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(A组)(当时国二队参加)。刚刚开始的A级比赛)。
2、带领最强国奥队出征,却是先高后低。
徐根宝上任伊始,就组建了国奥队。其实这也是国际足联的一项改革,要求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,参赛运动员年龄必须在23岁以下。以前我们派国家队参赛,但现在已经不可能了。我们必须组建一支新的年轻队伍去竞争。
很快,徐根宝的新队伍——国奥队诞生了。按照徐教练多年后的说法,这绝对是史上最强的国奥队。
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名单吧。现在看起来绝对是“星光熠熠”。
门将:蒋晋、区楚良、傅兵
后卫:李兵、范志毅、徐宏、高宇勇、沉蓉、冯志刚、黄岩、魏群
中场:彭卫国、马明宇、李明、胡志军、蔡庆辉、曾繁钦、张军、韩金明、李霄、于明、张军、程耀东、穆军、曾繁钦
前锋:高峰、何东海、魏一民、翟彪、蔡胜。
(1)1991年初,率领中国国奥队参加泰王杯和独立杯,获得一冠一亚军。
1991年初这支国奥队组建后,徐根宝率队参加了泰王杯和独立杯,获得一冠一亚。
泰王杯和独立杯遇到的对手都不弱。泰王杯比赛中,既有韩国俱乐部强队首尔FC,也有苏联强队洛特福德。独立杯赛场上,既有丹麦队,也有丹麦队。国奥队还拥有奥地利联赛冠军瓦克海军上将队。
因此,取得上述成绩是难能可贵的,也增加了徐主任的信心。
(二)1991年8月至9月,奥运会预选赛小组赛势不可挡
奥运会预选赛小组赛,我们与朝鲜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和尼泊尔分在一组。当时的国足除了朝鲜之外,其他球队都是弱旅。确实,在奥运会预选赛的8场主客场比赛中,中国国奥队取得了7胜1平的成绩,晋级亚洲前六。
主客场均以10球以上大胜马尔代夫。他们主客场3:0拿下新加坡队。他们以4:0和10:0战胜尼泊尔。他们对朝鲜队取得1胜1平的成绩。可以说,他们是势不可挡的。
在奥运会预选赛中,我们与朝鲜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和尼泊尔分在一组。当时的国足,除了朝鲜之外,其他球队都是弱旅。确实,在奥运会预选赛的8场主客场比赛中,中国国奥队取得了7胜1平的成绩,其中有3场胜球超过10球,可以说是势不可挡。
(三)1992年初,国奥在亚洲“六强”吉隆坡未能取得佳绩,徐主任被迫“辞职”
“要下定决心,争取出线。”徐根宝在赛前鼓励国奥队员时说道。
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预选赛亚洲区前六名球队采用单循环赛,积分前三名出线。
半决赛于1992年1月19日在吉隆坡打响。
中国国奥队取得开门红,首场比赛2:1战胜日本队;然而,他们大意了,第二场比赛输给了荆州,以0:1险胜卡塔尔。事实上,我们当时完全有能力获胜。第三场比赛,他们1:0击败科威特队。第四场比赛,他们以3:0击败巴林队。
前4场比赛3胜1负,总积分排名第二(当时胜一场积2分,平一场积1分)。最后一轮平局即可晋级。
但由于西亚队的默契,韩国队被迫击败中国队才能出线。也就是说,最后的比赛双方必须拼个你死我活。
1月29日,六强赛的最后一场比赛是中国队与韩国队的对抗。结果,比赛仅仅进行了9分钟,中国队的球门就连续3次被韩国队击穿,最终以1-3落败。最强奥运队最终积分排名第四,落后于科威特,在吉隆坡结束了他们的梦想。
现在看来,第二场小组赛输给卡塔尔确实是冤枉的。这或许就是中国足球的宿命!
在万众瞩目的国奥队无缘奥运会后,徐主任竟然辞职了。尽管正式接班人施拉普纳直到几个月后才上任,尽管此后他仍留在国家队辅佐“老教练”。接受”。
更令人遗憾的是,作为国足主帅,徐导还没有时间带领国家队参加任何国际比赛,因为他全神贯注于国奥队。
3、1994年至1996年执教申花队,首创“围压”战术,迎来上海申花最好的时代
1994年,中国足球真正的职业联赛启动。各俱乐部都非常重视,都渴望在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。
在此背景下,申花邀请徐根宝回到上海执教。
第一年,即1994年,上海申花在甲A联赛中排名第三,落后于大连万达和广州阳光。
1995年,主帅徐根宝在上海申花提出了“围堵”战术。所谓“冲围战术”,简单地说,“冲”就是“主动抢断球,试图从对方脚下抢断球”; “紧逼”的意思是“严密防守,盯人盯人,迫使对手失误而丢球”。 “包围球”; “包围”是指“几个人围住对方持球球员,不给他射门的机会”。事实上,这是一种全攻全守的形式。
当时的“围逼”战术在国内绝对是首创,但对球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他们必须有足够的体力、激烈的对抗、足够的压力和技术基础。结果,“围剿”战术起了奇效,各队一时招架不住。 1995年,上海申花队统治人群,夺得甲A联赛冠军。这应该是中国足球最好的时期。申花队夺得了唯一且最有价值的联赛冠军。
1996年,徐根宝执教的上海申花在联赛中遭遇大连万达的挑战。此时的万达队补充了全国最优秀的球员,原来的年轻球员也逐渐成熟,开启了“55场不败”的无敌模式。那一年,大连万达压制申花,以巨大的积分优势夺得冠军。申花队获得第二名。
丢掉冠军后,俱乐部高层不愿接受,开始聘请外籍教练。徐根宝教练被迫下课。
不过现在回想起来,上海申花最强的时期是徐根宝执教时期,但当时大家基本都是依靠国内球员。
当时的上海队也是人才辈出,有范志毅、吴承瑛、戚宏、沉思、程耀东、毛以军等。现在可以断定,正是这群球员成就了“冲围”战术,也是“紧逼包围”战术锻炼和锻炼了这群球员。这个时代是上海派出最多主力球员进入国家队的时代。
4、兜兜转转之后,我开始静下心来,深入钻研上海足球。
离开上海申花后,徐根宝于1997年执教广州松日队,并带领球队杀入甲级联赛。 1998年至1999年5月,他执教大连万达队,但都不是特别理想。
兜兜转转,徐根宝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家乡上海,开始深耕上海足球,培养青少年人才。 2000年,“根宝足球基地”成立。武磊、颜骏凌、张琳芃、朱辰杰、蒋圣龙等都出自这个基地。 。
近日,足协主席宋凯专程考察了这个基地,深受感动。他说:“我专程到根宝基地看了,深受感动,也能感受到徐导23年来踏踏实实从事青训工作。”专业精神和毅力。希望中国足球有更多的徐根宝,有更多的根宝基地,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!”
2005年12月,徐根宝创办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,并发誓要把俱乐部打造成“中国曼联”。九年时间,获得中甲联赛冠军、中甲联赛冠军、两次全运会冠军、五次沪港杯冠军。后来被上海上港收购后,徐根宝被聘为总法律顾问。
2015年11月,徐根宝还收购了西班牙乙级联赛的洛尔卡足球俱乐部。直到 2018 年 8 月,他才不再拥有该俱乐部。
2017年7月,徐根宝再次在中国足坛竖起一面旗帜。他正式成立了“新定居点——崇明根宝足球俱乐部”。将以2017年全运会男足U18冠军队为蓝本,由朱辰龙等6名球员组成。以现役国青球员为核心,打造新一代“青年军”征战中国足球联赛。
总体评价:我个人认为,徐根宝是一位很有想法、想要提高中国足球的老一代国足球员。他的实力和“拨弄”能力令人钦佩。他对青训的深度投入和常年坚持的精神令人钦佩。青年才俊的培养令人敬佩,他敢于创新、锐意为中国足球寻找出路的脚踏实地行动令人敬佩。中国足球需要更多像徐根宝这样的创始人。 (家人意见,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正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jhmuseum.com/html/tiyuwenda/9271.html